独家专访《于成龙》导演编剧(图)
来源:山西新闻网--山西晚报发布时间:2016-03-25
(原标题:独家专访《于成龙》导演编剧(图))
《于成龙》出品人高晓江(左) 导演吴子牛(中) 总制片人王大林(右)
缘分真是奇妙!
“您是吴子牛导演吗?”“我不是。”“您真不是吴导吗?”“你认错人了!”……准备进《于成龙》剧组见吴子牛导演前,一桩九年前的“悬案”立刻在我脑海里回放。
2007年,榆次老城,一个朋友临时拖着我去见正在拍《大国医》的徐帆,采访结束,在非拍摄现场的一个角落,我见到一个头戴棒球帽、黑墨镜的男子,一个人坐在石阶上,像极了印象里的大导演吴子牛,我独自走过去问,那个人给了上面的答案。
其实,离开后翻看着“偷拍”的照片我就基本认定那人正是吴子牛,而在圈内出了名的低调更让我坚信那个人就是吴导,因此一直遗憾错失了采访他的机会。
2016年,又是榆次老城,当他坐在我对面1米的距离内,面对山西晚报的独家专访,我笑着旧事重提,他笑着连声抱歉,“那一次,真是对不起!”竟成了我们的开场白,而陌生感突然就消失了。
3月23日,其实是我第三次进组约访吴导,因为拍摄非常紧张,而且山西戏杀青在即,他就差连轴转了,头一晚收工的时间已是凌晨一点多。但体谅着山西媒体的心情,他还是在之前许了《山西晚报》一个承诺:“一定抽一个单独的时间接受采访。”他说到做到!
1997年,开启和山西的缘分
其实早在拍摄《大国医》前的十年,吴子牛就跟山西有一次深度交集。“1997年,当时我给新华社和《人民日报》一个剧组拍一个纪录片《中华文物备忘录》。因为山西是文物大省,所以那一次在山西待了17天,从南到北几乎跑遍了。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尤其是对山西的文物叹为观止!”
不过后来到山西拍戏,真正拍故事片已经是2007年。“《大国医》原本是个河南的题材,写一个古镇里发生的故事。但在当地找了8天都找不到景。后来我在飞机上看到榆次的介绍,当时觉得很棒啊,所以立马就来山西。一到榆次老城,感觉就对了!”
或许之前的经历还只是让吴子牛被山西的景打动,而此番牵手《于成龙》则让吴子牛彻底被山西的人打动。“影视集团这边特别诚恳,而且也非常专业,山西省领导又特别重视,是很有感情地在做这件事,我真是被感动了。而更令我感动的是,山西领导的精品意识。所以我放下了手头其他的东西,2015年12月中旬,在时间特别紧、剧本还不完整的情况下接下了这部山西戏。”据吴导说,这是这么多年来,他筹备时间最短的一部作品,而戏又几乎是最大的。但他坚信自己的判断。
一张白纸开始塑造于成龙
看过吴子牛作品的人知道,他的宏大手笔和独特视角,无论是早期的电影《晚钟》《大磨坊》,还是后来的电视剧《天下粮仓》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等,都有一种独特的“吴氏”解读。而他还有个习惯,就是不接同类题材作品。“我是一个很奇怪的导演,每接到一部片子,就是一张白纸,从零开始。制片方来找我的时候,我是真的不太了解于成龙。”对面的吴导,直白得让人尊敬。“我们做导演,接到一个题材后,肯定要进入状况。所以我就开始读他的书、研究他,沉浸在这个世界中。”
熟悉于成龙,吴子牛用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。这个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、自幼就饱读诗书,连插队都会挑着两担书每晚坚持看,至今保持不拍戏时就一天看一部电影习惯的64岁的名导,学习能力无疑是惊人的。同时,他很快就开始破题,“了解这个人物后,我非常吃惊,我不停问自己、问编剧,为什么一个45岁,爷爷辈的人,还要出去做官?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济世思想,为什么有那样的抱负……”“当我梳理过那段历史之后,我觉得他是遇到好的时代。于成龙能大刀阔斧地为百姓做事,并且将他在走出吕梁山之前所有的政治积累、思想积累、人文积累,都派上用场,只有这一个结论。如果不是遇上好的时代、好的皇帝,他一定是个悲剧,早就被人整死了!”“而我也发现我们中国人,有一种渴望盛世的心态,这就是我们这部剧的意义!”
当想明白了这些,吴导慎重地接下了《于成龙》。
“开始接触他觉得吃惊,后来研究就觉得震惊,再后来就充满钦佩。他的思想是非常博大的,为什么他能为百官树德?他所在的官场,就是百姓希望的官场,他这样的父母官,就是百姓希望的父母官。通过一层层故事,观众将来会看到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于成龙!”
电影水准山西戏拍得很扎实
毕业于北影78级明星班的吴子牛,在拍了20多年电影后于2000年结缘电视剧,却一直保持着电影水准。这个事事亲力亲为的导演这样解释这份坚守:“习惯了,还有个人的审美习惯,看见缺陷不可能容忍。”
以不爱应酬、不爱结交圈子闻名的吴子牛,其实是一个特别简单、甚至说单纯的人。“我虽然非常喜欢电影,但是圈子里有很多戏班子的习气,我不太喜欢,创作是很纯粹的。”也许正因为这份单纯、投入,吴子牛的电视剧作品,几乎没有受到非议。
2014年那部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更是把他推上新的高峰。而现在一心扑在《于成龙》身上的他,也表示:“我感觉《于成龙》在山西拍的部分挺好的、挺结实的。山西的景我也很喜欢,后沟村、张壁古堡、榆次老城,包括黄土高原的一些沟貌,每一处选景我都参与选的。山西的戏占全剧的三分之一,还有几天就要杀青了,我相信《于成龙》拍好了之后也会轰动,不比前一部差!”说这话的时候,他的语气温和而坚定。